分類:行業動態
發布時間:2025年08月15日
隨著“雙碳”戰略持續推進,冷鏈運輸行業正在經歷一次結構性的轉變。數據顯示,2025年一季度,國內新能源冷藏車銷量同比增長71.03%(數據來源: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專業委員會),數據測算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冷藏車銷量同比增長將超過150%,
成為冷鏈物流市場增速最快的細分車型。
這一趨勢的背后,是城市配送提速、政策鼓勵與綠色供應鏈理念共振的結果。然而,新能源冷藏車的激增并不意味著冷鏈運輸“無憂”,反而在智能運維、數據聯通、遠程監管等方面暴露出一系列挑戰。
新能源冷藏車激增背后,車聯網提出更高要求
新能源汽車天生具備電控化、電子化程度高的特點,使其天然適配物聯網系統。但冷鏈運輸的復雜性,對車聯網系統提出了比普通新能源車更高的標準。
以下四個挑戰,正在成為冷鏈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“關鍵卡點”:
01溫控數據雖有采集,卻難以“全程在線”
雖然大部分新能源冷藏車配備溫濕度記錄儀,但缺乏動態聯網與實時上傳能力,導致數據僅在終點可查,無法做到全流程監控與異常預警。
客戶要求溫控數據秒級可視,傳統“事后查”已不滿足需求。
缺失物聯網閉環,運輸風險仍由人工兜底,極易錯過干預時機。
02車端信息孤島,調度決策仍靠“經驗主義”
新能源冷藏車搭載傳感器眾多,但各類系統(電池、電機、冷機、定位、溫控)信息彼此割裂,缺乏統一平臺融合分析,造成:
運營調度依賴人工經驗判斷,無法形成數據驅動模型;
缺乏AI算法支持路徑優化、載重預測、運力分配等環節。
03異常監控反應慢,遠程處置機制薄弱
冷藏車運輸過程中如遇電量驟降、制冷失效、溫區偏移等問題,一旦沒有實時預警+應急機制,極可能造成高值貨損:
多車運營場景中,管理者難以及時發現個體異常;
缺乏自動告警和遠程干預機制,造成問題擴大化。
04數據合規壓力增大,但記錄留痕不完整
醫藥、生鮮、乳品等高標準冷鏈場景,越來越多客戶與監管部門要求運輸全程數據可追溯、溫控合規留痕,但:
單車數據分散存儲、難統一歸檔;
數據缺失、時段中斷等問題頻發,難以應對抽檢與審計。
新能源冷藏車只是第一步,冷鏈智能化才是核心戰場
冷鏈車隊新能源化是一場趨勢,但真正實現“可控”、“可見”、“可管”才是企業真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。
動態物聯網將成為冷鏈行業的“第二臺發動機”:
實現車—貨—溫—司機的四維信息同步
打通數據采集—傳輸—存儲—分析—反饋的全流程閉環
通過AI算法輔助調度、預警等核心運營場景
斯沃德科技:助力冷鏈運輸駛入“智聯時代”
面對這些挑戰,斯沃德科技作為全球領先的動態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,正通過“硬件終端 + IoT云平臺”一體化方案,助力冷鏈車隊全面提升數字化能力。
我們的系統可實現:
多溫區實時監控與異常預警
車況、實時位置、路徑等狀態一屏掌控
全程溫控軌跡合規留痕,打造一體化車隊運營平臺
新能源是開始,智聯是方向。未來的冷鏈,不止于跑得更遠,更要看得更清、控得更準。
上一篇:
無